2012年1月16日 星期一

Re: [問卦] 韓國為何如此強大

作者: coke750101 (學習→模仿→創造→超越) 看板: Gossiping
標題: Re: [問卦] 韓國為何如此強大
時間: Wed Dec  7 22:45:13 2011

※ 引述《O800080123 ()》之銘言:
: ※ 引述《wii360 (work man)》之銘言:

: : 同樣是亞洲四小龍  台灣跟南韓兩國差距卻逐漸擴大
: : 經濟方面  gdp已超過台灣
: : 台灣全力發展電子業  產業結構顯的不均衡
: : 南韓產業均衡發展  電子業還是很強
: : 台灣電子業甚至還要替南韓做代工
: : 其他像家電汽車造船機械  人家都很強
: : 例如現代汽車在美國賣的嚇嚇叫  同時起步的裕隆....
: : 還有航太生技等新興產業  韓國規劃發展不輸台灣
: : 文化方面
: : 幾十年前南韓還在收看台劇包青天
: : 現在南韓電視劇電影積極拓展  連日本都中招  台灣...
: : 人家三星師也拿下亞洲第一  統一獅.....
: : 軍事科技方面
: : 台灣在做IDF時  南韓還不知在幹啥
: : 現在南韓做教練機戰車潛艦還要要外銷
: : 台灣空軍居然還有人想跟南韓買教練機
: : 為何兩國差距會如此  大家有卦嗎
: 老實講  台灣的根本問題就是國家認同不統一
: 因為族群分裂  加上區域失衡和太多不公義的現象  更讓很多人吞不下這口氣
: 好比說 首爾如此發達 況且城鄉差距比台灣島還大
: 想必其他各地的人 對內也是很恨首都人
: 不過 人家有整體一起茁壯的願景
: 也看的見整體國家能帶給自己的榮譽感 讓非首都圈的人有雨露均霑的感覺
: 比如 有一種東西叫歐肯係數  昔日小龍中 台灣最低
: http://jobmarket.tw/bbs/showthread.php?t=760
: 這篇文章說的很好
: 歐肯係數偏低說明今天台灣產業雖能創造可觀的GDP,但卻無法創造充份的就業機會,
: 以致改善失業率的效果遠遠低於其他國家。...............
: 所以這也是最近我們台灣人均也不是輸南韓太多  但大多人民卻很無感的原因
: 加上人家敬重大學畢業生  能給較高的平均起薪(看過數據 是兩倍以上的樣子)
: 無形中會帶動國人的信心
: 但台灣現在不是這樣
: 因為有"國家都不團結了 我(老闆)幹嘛那麼愛你(勞工)"心態
: 所以是在走惡性循環的路線
: 那首都這麼好  都是你那些台北人或外省人搞的  我恨你........
: 似乎搞團結愛自己國人是件鄉愿的事情
: 國家就是這樣一直惡性循環下去的.....


以下是我昨天回應公視有話好說節目的文章片段節錄

原部落格網址:http://goo.gl/GTYh6



德國的中小企業(99%的中小企業、70%的就業人口、40%
的GDP)

http://goo.gl/JZtpA




我們先不談各種制度化的東西(派遣、無薪假…etc),德國能夠有這麼多的中小企業,

且都發展的很好,那是表示德國政府很重視國家的多元化發展,不是像台灣只注重電子製

造業(給予很多的優惠補助、減稅),台灣的大專院校科系有好幾百個,大分類有如工程

、理學、教育、工業、建築景觀…等很多不同類型的專職教育(http://goo.gl/qnPGd),在教育方面有了很多元化的發

展及學習,但是訓練了那麼多的專業人才,可是這些專業人才畢業後卻發現,政府沒有提

供這樣的舞台給這些有不同專才的人有工作的機會,只有少部份的電子、機械、工程的理

工專才有這樣的舞台發展空間,所以很多家長才會不管自己小孩的志趣,硬要自己的小孩

朝理工方向發展,這樣才有「錢」途(就業舞台),若將政府能將對電子製造業的補助拿

出來,最簡單的是依照大專院校求學人口比例,去均衡分配這筆補助款,讓更多的人願意

投入更多資源在不同專才的中小企業上(因為有了「錢」途(就業舞台)),那這樣就不

會造成大多數的專才沒有舞台發揮空間,只能去擠少數有發揮空間的舞台(就算是與自己

就讀科系沒有相關),若因能力沒辦法與該舞台原有的專才做比較(例如:讀文學類的專

才的去找理工類專才的工作),擠不進去只好大家一窩蜂的都想考公務員(大家都在同一

個起跑點上,考上就是你的),只求一個能溫飽的飯碗,才會導致台灣現在就業市場的現

況是如此惡劣,若年輕人的父母還有工作的話,就當米蟲能混多少日子就算多少,若自己

有就學貸款的話,年輕人只能能找到可以賺錢溫飽的工作就好了,根本不管與所學有無相

關,否則會養不起自己,付不出就學貸款,大家其實都在吃老本。




而現在來討論,上面第1點來賓討論到的【將原有的台商製造業企業「原封不動」拉回來

台灣之後,可以改善台灣就業市場的環境】的問題,首先,「傳統」的製造業(非德國的

那種「非傳統」製造業)主要的獲利來源就是靠著人力薪資的cost down來造就利潤,把

那種製造業拉回台灣,根本就是頭痛醫腳,腳痛醫頭,完全沒對症下藥就算了,反而會造

就就業市場薪資更大的混亂,你覺得那種只注重人力薪資cost down的企業能夠提供給勞

工多高的薪資,若拉回來台灣,可能能提供就業機會,但是薪資一定在22K以下(大學畢

業起薪),那種已經夕陽的「傳統」製造業,已經沒辦法在台灣這種高度專才的國家生存

(例如:你能想像讀國文系、音樂系、設計系的高等專才,去「傳統」製造業工作的情況

嗎?根本是大材小用,或者是說用錯地方),越先進的國家,對於各種專才的訓練更是注

重,在那麼多專才的情況下,你不創造出專才可以發揮的工作環境,反而要專才去做那種

毫無技術的工作(不是說年輕人低不下這個頭去做這類工作,反而是年輕人會問:「我若

要做這種工作,那何不國高中畢業後就去做這類的工作呢?為什麼還要浪費大學4年去訓

練我未來職場根本用不到的的東西呢?浪費時間就算了,為什麼還要去借錢(就學貸款)

來浪費時間呢?」),所以要創造出多元的專才的就業機會,建立不同舞台的台灣品牌(

例如:蘋果電腦、LV、Prada…等等各種知名的國際品牌)市場,進而打入國際才是根本

之道,而不是還想要救那些以經夕陽的產業(DRAM、「傳統」製造業…等等),救了根本

就是進入死胡同出不來,自殺而已。




而上段所述的「非傳統」製造業是在原本的製造產業中,研發或創造出產品本身更高的附

加價值(例如:義大利的Prada、法國的LV…等等的產品都是「非傳統」的製造業),這

些製造業才能夠創造出更高的利潤,給予更佳的「錢」途(就業舞台)給這些專才,而非

只有【電子製造業】,而打造這些環境正是「政府」需要去做的。




若我們政府能將這些「錢」途(就業舞台)打造完畢後,在教育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地方需

要去改進,在貴節目提出的,台灣大學生就業狀況與所學是否有相關的資料(70%是在做

無相關的產業),這是台灣很大的問題,雖然環境的改變,可能會使得很多家長「比較」

不會不管自己小孩的志趣為何(因為「錢」途有很多種(就業舞台)),而硬要自己的小

孩朝理工方向發展,但是台灣現在的教育還都只是「填鴨式」的教學,大多數的小孩都是

為了考試而考試,為了讀書而讀書,而非為了自己的興趣夢想而讀書學習,少數有經濟能

力的家庭才有辦法讓小孩多多接觸各種不同方面的東西,培養小孩子的興趣及多樣的才能

,重點是台灣的基層教育(國小、國中、高中),應該是注重培養小孩子的興趣及多樣的

才能的地方,不管是書本上的知識還是各種不同的活動(體育、文化),都是在這一階段

需要培養的,但是現在都被那些無聊的填鴨式課程取代了,導致小孩子都不曉得為了什麼

要學這些課本上的東西,只知道學好成績好能考上好大學,能找到好工作,對這些小孩來

說,天知道他們長大後未來的就業市場是怎樣,這麼小就讓他們受同樣的一個專才訓練,

賭對了就是運氣好,賭錯了就是考公務員,就等於「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」裡,一去不復

返,所以我們的教育應注重在發展個人的特質、興趣,讓小孩子多看多接觸社會上的各行

各業、各種不同的文化、運動及活動,激盪出小孩子自己的興趣,讓他瞭解到他所感興趣

要從事行業是需要哪些的專才技能,讓他知所謂而學,在這樣經過各式各樣不同層面的行

業文化的激盪,也可以瞭解其他各個行業的內容,而不是大學畢業後,除了自己本科系的

東西知道外,其他科系的資訊都毫無所知,好像和這個社會格格不入,如果能做好志趣探

討這一塊重大的工程,我相信所學所用是非常可以期待的,就算未來要轉行,也因為對其

它行業有充分的瞭解,所以也比較沒有銜接上的問題,而不是要轉行只剩公務員。




除了替現在的年輕學子做大範圍的志趣探討外,台灣學校教師的教育品質也有待加強,很

多後段班的學校,或者是前半端學校的後段班科系的教師品參差不齊,不是極好就是極差

很難想像沒有教學能力的教師可以擔任培育未來國家主人翁的工作,所謂的將帥無能,

累死三軍,提昇教師的素質,淘汰掉不好的教師也是我們國家未來需要做的工作,讓有研

究能力的教師專心做研究,讓有教學能力的教師專心做教學提攜的工作,這兩種能力大部

分都不可能同時都有,所以才會造就研究人才要親上火線對後輩教學,教學人才為了能夠

提高自己職位,逼不得自己一定要努力做研究這份工作,也是為了有更好的飯碗,學校這

部份的教學評鑑是有非常大需要改進的空間。




總之要提昇台灣的就業市場及工作品質, [1;31m「教育品質」、「志趣探討」及「就業舞台」 [m都

是需要做到完善才有可能的,台灣未來是需要創造出現在市場沒有的就業機會(專才就業

舞台),才有可能讓所有大專院校教出來的專才,能夠在自我的專才興趣下發揮的空間,

才可能吸收消耗掉市場上的專才人力,而不是拿過時的「傳統」製造業去消耗這些專才人

力,這是本末倒置的,就是因為德國有那麼多的不同專才,政府有創造出這樣的專才就業

舞台,德國才能夠均衡發展,能夠在「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」的金融風暴中屹立不搖,這

才是我們台灣未來要走得方向,也是要邁向國際舞台需要發展的方向,不要再緬懷過去「

傳統」製造業的風光了,向前看有著無數不同專才就業機會的未來才是真的。

--
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,在作文中說他們將來的志願是當小丑。

中國的老師斥之為:「胸無大志,孺子不可教也!!」
歐美的老師則會說:「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!」
(註: [1;31m我們容易要求多於鼓勵,更狹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。 [m)
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
◆ From: 111.252.194.15
 [1;31m→  [33mGKTT [m [33m:KERKER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[m 12/07 22:46
 [1;37m推  [33myourdaddy [m [33m:你考不上國考齁....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[m 12/07 22:46
 [1;37m推  [33mntitgavin [m [33m:考上國考也沒多爽啦,都要被關中鬥死了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[m 12/07 22:47
 [1;31m→  [33mntitgavin [m [33m:台灣阿..只會玩割喉戰.....肏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[m 12/07 22:48
 [1;37m推  [33mdlevel [m [33m:為什麼被S了?這篇的想法和小弟差不多,認同推。            [m 12/07 22:49
 [1;37m推  [33mMadroach [m [33m:後藤新平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[m 12/07 22:49
 [1;31m→  [33mninomae [m [33m:要改變那些立委想法的可能性......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[m 12/07 22:52
 [1;37m推  [33max227762 [m [33m:推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[m 12/07 22:55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討論價格等等的請點信件的圖示因為這個部落格不能隱藏回覆不然LINE我跟微信也會回(makemyday0127) 謝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