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瑪四世時,曾派僧團前往斯裡蘭卡,與印度佛教徒聯絡,獲得印度贈送佛像和菩提伽耶的菩提樹。又傳法宗至柬埔寨。(《東南亞佛教史》(泰文),載《佛輪》月刊第20卷。)
拉瑪四世根據佛法的研究,提倡舉行“敬法節”(Magha
Puja)慶祝,時間訂在泰歷三月十五日,紀念佛住世時1250位阿羅漢弟子於王舍成精舍集會,聽聞佛陀重要的教誡。
(Magha Puja
,敬法節。Magha為印度三月名,音譯末伽。敬法節是紀念佛住時,1250位大阿羅漢大約而同地集會王舍城竹林精合,聽說佛波羅提木叉教誡。著名的“通
誡偈”:“諸惡莫作,眾善奉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!”即在此次集會中宣說,時間在三月月圓日。)
拉瑪四世在出家時著有巴利文《戒壇決擇論》(Simavicarana),書成後帶至斯裡蘭卡,受到各派僧人的贊譽。又當時泰國僧王著《善逝量論》。
拉瑪五世(即朱拉隆功王,公元1868-1910)時代,泰國周圍的各車,即印支三邦淪為法屬殖民地;緬甸和馬來亞,也淪為英屬殖民地。泰國在英法兩
大勢力籠罩之下,拉瑪五世為了擺脫外國控制,發憤圖強,特銳意維新,改革行政,實施新教育,努力建設,廢止奴隸制度,更主動利用外交策略,雖然失一些土地
和藩屬,但終能保持國家獨立,所以他在泰國史上是一代英主。
五世王同時極力護持佛教,委托在母旺尼哉寺出家的王弟金剛智,在1888年,領導編修巴利三藏,將原先的古柬埔寨文字,改為泰文字母,並參考斯裡蘭卡
及緬甸的巴利文寫本校訂,然後編成三十九冊,印刷一千部,至1893年完成。這是南傳佛教國家,也可說在世界上,巴利文三藏印刷最完務的紙裝本之始(早期
都為貝葉)。消息傳到世界各地,很多信仰佛教畫家,外國圖書館,包括歐美各國,都紛紛向泰國請求贈書,以供研究,泰王均下令賜贈。當時有英國佛教學者載維
斯(T.W.Rhya
Davids)夫婦創立“巴利聖典協會”於倫敦,出版羅字體巴利三藏,同時他們翻譯一些經典為英文,泰王亦命令出資支助。(陳明德:《泰國佛教史》第15
節。)
1890年,在曼谷大舍利寺內成立“大舍利寺學院”(Mahadhatu
Rajavidyalaya),為大宗派高級巴利語研究中心。1893年,又在母旺尼域寺內成立:“皇冕學院”(Mahamakut
Rajavidyalaya),為法宗派高級佛學研究中心。後來這兩所學院改為佛教大學。皇冕學院於1894年辦有佛教《法眼》雜志,並繼續出版至今,成
為泰國佛教最久的雜志。(1.《泰國佛教史》第15節。2.Theravada Buddhism in Southeast Asia,第80頁。)
公元1898年,在尼泊爾迦毗羅衛城遺址一古塔中掘獲舍利,有文字記載說明是釋迦族佛陀舍利骨,那時印度總理柯爾森(M.Curson)送給佛教信仰
的泰國政府。當時日本、斯裡蘭卡、緬甸也派使至泰國,請求分得一部分,其余的命令在曼谷沙凱寺(Wat Ssket)建金山塔(Bhu Khau
Tong)供奉。(1.《印度的佛教》(日文),講座佛教Ⅲ,第253頁。2.《東南亞佛教史》(泰文),載《佛輪》月刊第20卷。)
1902年,拉瑪五世命令訂立僧團約章,成為法規,傳於後世。又命興建大理石寺,整座佛殿內外及圍廊,都用大理石建造,大理石都是由歐洲選購。此寺為曼谷著名佛寺之
一,富麗莊嚴。又建叻母匹寺、貼素磷寺等。(陳明德:《泰國佛教史》,第15節。)
此王時期,僧王著有多種泰文佛學課本及研究書,嘉惠後人學習佛法,作受教育之用。
拉瑪六世(公元1910-1925)是一政治家及文學家,著有《佛陀覺悟什麼?》、《向軍人說法》二書;另有《東方猶太》及《醒吧暹羅》等數種,其中
制訂了泰文佛學教育基礎,為短期出家的比丘和潲彌,作普通佛教教育課本;一般在家佛教徒也可以修讀。(陳明德:《泰國佛教史》第15節。)
拉瑪七世(公元1925-1934)時,由僧王室利薄他那(Jinavara
Sirivatthana)領導多位長老會議,再修訂改編五世王時代的巴利三藏,使更臻精確完備。然後號召全國人民出資助印,全藏共四十五冊(表佛陀說法
45年),審現在泰國最完備及最新改編的巴利三藏。(陳明德:《泰國佛教史》第15節。)1932年,因為國內政情,遂改專制為君主立憲。
拉瑪八世(公元1934-1946)時,佛教僧伽組織,曾仿國會形式,以僧王為最高領袖,並設有僧伽部長、僧伽議會、僧伽法庭。(陳明德:《泰國佛教史》第15節。)
期間在京畿府(即曼谷)挽卿縣建吉祥大舍利寺(Wat Srimahadhatu),供奉自印度迎請來的佛陀舍利。
1938年泰國內閣改組,由鑾披汶出任總理。他在執政初期,曾設法促使國內兩派僧團俁並為一,但未成功。1939年5月20日。鑾披汶宣布將暹羅國號改稱為泰國。
1940年,由政府贊助,以僧王帝須提婆(Tissadeva)為領導,組織“巴利三藏全譯泰文委員會”,集合二三十位精通巴利語高僧主持。關於巴利
三藏翻譯泰文,雖然過去在大城王朝時代,及曼谷王朝拉瑪三世時,已經翻譯了不少,但多數是經藏部分,律藏和論藏部分極少。而且以前的翻譯,因時代不同,文
字句法不同,翻譯目的不同,因此並不一致,所以必須計劃重新全譯,或對已譯的作選擇性采用。至於經費方面,則成立譯藏基金會,由佛教徒各方面捐助。於
1951年,巴利三藏已經全譯完成,計律藏13冊,經藏42冊,論藏25冊,合共80冊(表示佛陀住世壽命)。但是全部出版的經費,非常龐大。於是向當時
國務總理鑾披汶衣求,為了迎接佛紀2500年(公元1957年)紀念大典,必須盡速籌備出版,結果由政府贊助泰幣三百萬(約相等十萬美元)。這樣,就由原
來計劃出版1000部,增至2500部。(《東南亞佛教史》(泰文),載《佛輪》月刊第20卷。)
拉瑪九世(公元1946-現在)時期,佛教為了發展高等僧伽教育,於1946的,法宗派皇晚學校,改為皇冕佛教大學,分為三個部門,七年畢業。次年,
大宗派大舍利寺學院,也改為朱拉隆功佛教大學,分為四個部門,八年畢業。兩所佛教大學所教科目,包括佛學、佛教語文,及社會各種學科,就讀學生,限定為比
丘和沙彌。(《東南亞佛教史》,及參見本章《現代佛教教育》。)
1951年,由政府贊助一半,其余一半篡自民間,在曼谷郊區興建一所現代化的僧伽醫院,專為治療患病的比丘和沙彌之用。現在病床四百張。醫藥、住院、飲食等,完全免費。
1956年10月22日,現今拉瑪九世依泰國佛教傳統,在玉佛寺舉行出家為比丘十五天,僧王金剛智為傳戒和尚。出家後駐錫法宗派母旺尼域寺。十五日圓滿,舍戒還俗。(陳明德:《泰國佛教史》第15節。)
1957年,即泰國佛歷2500年,舉行盛大慶祝紀念,在曼谷王宮前面廣場,自五月十八日起,一連舉行七日七夜慶祝,高僧每日輪流誦經講法,並邀請各
佛教國家派代表參加。全國各地亦熱烈慶祝,放假及禁屠三天,大赦全國囚犯,又有2500男子出家為比丘,發行二五佛紀紀念郵票,舉行佛教文藝比賽等,全國
歡欣鼓舞,普天同慶!(《東南亞佛教史》(泰文),載《佛輪》月刊第20卷。)
1958年,世界佛教友誼會第五屆大會在曼谷召開,從11月24日至30日,有十八國代表188人參加,提出主要議案:呼呈各國佛教徒努力實現佛陀的
和平精神;禁止原爆;南傳北傳佛教互相我作文化交流;修建美化佛陀誕生聖地藍毗尼園等。(佛教時代社:《佛教大年鑒》(1969),第267頁。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討論價格等等的請點信件的圖示因為這個部落格不能隱藏回覆不然LINE我跟微信也會回(makemyday0127) 謝謝